隨著疫情趨向平緩,國內車市迅速回暖。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22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471.7萬輛和456.7萬輛,同比增長1.2倍和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3.5%。
其中,2022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75.5萬輛和70.8萬輛,同比增長1.1倍和93.9%。
在整體新能源汽車銷量中,智能電動汽車(Smart Electric Vehicle,簡稱SEV)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智能電動汽車(SEV)是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細分品類。
億歐汽車將智能電動汽車(SEV)定義為搭載動力電池,能以電能為驅動動力,擁有OTA升級能力,并配備人車交互智能座艙或L2級及以上智能駕駛功能的車輛。
根據億歐汽車&億歐數據統計,2022年9月,中國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為40.1萬輛,占比超過整體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一半,同比增長89.1%。1-9月智能電動汽車(SEV)累計銷量達247.6萬輛,同比增長131.4%。
億歐智庫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358.6萬輛,其中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將達838萬輛,滲透率將至61.7%,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主力。到2025年,智能電動汽車(SEV)的保有量將超過2400萬輛。
智能電動汽車(SEV)挑大梁
智能電動汽車(SEV)的關鍵詞為“三電、三智”,“三電”即電池、電機和電控,“三智”即智能網聯、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伴隨智能電動汽車(SEV)走向臺前,汽車核心價值已從燃油時代的動力總成轉變為智能電動時代的“三電”系統,同時“三智”成為了后者獨有的核心價值。
根據億歐汽車&億歐數據統計,今年9月,中國智能電動汽車(SEV)汽車滲透率已從去年同期的12.8%提升至今年的22.2%。
億歐智庫預測,至2022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28%,其中,智能電動汽車(SEV)滲透率將為20%。
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接受并選擇購買智能電動汽車(SEV)。
在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指出,要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
規劃還明確表示到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提升至20%左右。但規劃的數據明顯偏保守,2022年肯定已超20%,甚至接近30%,消費市場的反應遠遠好于預期,所以業內不僅關注新能源汽車市場,更關注未來前途無量的智能電動汽車(SEV)市場。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借助電動化技術的持續進步,實現了0-1的突破。接下來為實現滲透率的飛躍,智能化將成為重要推手。
未來三年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關鍵時刻。
一方面,這將是各大地方省市完善充換電補能基礎設施及智能服務生態的重要時間段,特別是廣大的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地區,以進一步擴大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另一方面,對車企而言,這5年既是傳統車企最為艱難的轉型期,也是新勢力品牌的快速成長獲利期。
為實現轉型,傳統車企大量投入研發資金,同時憑借累積多年的造車工藝來強調車輛的基本價值感。
新勢力車企則在這段期間實現快速擴張,主要任務是豐富自家品牌的產品矩陣,保持智能技術的領先,在拉住對科技感不斷追逐的客戶人群的同時,擴展不同的客戶群體。
2022年是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由電動化轉向智能化下半場的關鍵時點。用戶對智能化功能、前沿科技、優質體驗的追求,正促使汽車向第三移動空間轉變。
一二線城市領航,下沉市場待滲透
中國智能電動汽車(SEV)市場正整體向上發展,但不同地區的智能電動汽車(SEV)汽車發展狀況并不平衡。
據億歐汽車&億歐數據統計,2022年1-9月,中國各大城市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排行榜中,上海以16.2萬輛的銷量位居榜首,深圳、杭州緊隨其后。
以北上廣深津杭為代表的限購城市,以成都、蘇州、重慶、鄭州和武漢等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對智能電動汽車(SEV)產品需求相對靠前,其他城市的消費潛力還有待提升。
智能電動汽車(SEV)的銷量分布,與各大省市的汽車產業鏈及充電補能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程度,也有直接關系。
2021年,長三角江浙皖滬四地的汽車產量在610.5萬輛,占據全國汽車產量的23%。在中國汽車報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排行榜中,長三角共有38家企業入榜。
產業集群效應帶來汽車制造的低成本和高速運轉,促使車企扎堆聚集,也使得當地成為汽車銷量大戶。
而在補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分別已19116、8200、7891、6919、6514的充電站保有量,排名中國各省市前五。
就換電站而言,北京市以281座的換電站總量,排名第一,2-4名依然由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占據。
珠三角和長三角等汽車產業鏈完善及新興智能科技產業豐富的地區,具備顯著的優勢。
智能電動汽車(SEV)風靡,促進城市充換電站基礎設施及智能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的同時,補能及智能基礎建設又將反哺智能電動汽車(SEV)的銷售,二者相輔相成,形成正向循環。
盡管目前智能電動汽車(SEV)消費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但未來隨著消費者對于智能電動汽車(SEV)產品接受度的進一步提升,新一線及以下城市滲透趨勢將變得明顯。
2022年5月31日,在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參與汽車企業及車型名單中,共計公布了26家車企。
這26家車企共計涉及包括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在內的32個汽車品牌,參與車型超過70款。
2021年全年參與新能源汽車下鄉的車企為18家,涉及新能源車型共計52款。更多車企和車型的參與,從側面表明了車企對于這一活動帶動銷量提升效果的認可。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下沉” ,三四線城市成為其推廣的“新戰場” 。智能電動汽車(SEV)作為新能源車的銷售主力,自然也會隨著三四線城市銷售市場的開拓,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但三四線城市相對滯后的充電基礎設施及服務體驗,還是阻礙了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的進一步提升。
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已迫在眉睫,與此同時,車企需要進一步降低智能電動汽車(SEV)汽車的成本。
激光雷達等智能電動汽車(SEV)關鍵零部件成本正逐步下降,車企還需持續完善產業生態及智造技術,以便提供更物美價廉的智能電動汽車(SEV)產品。
比亞迪、特斯拉領跑,自主品牌突圍
智能電動汽車(SEV)市場發展迅速,作為汽車產業的主要參與者,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各大車企,不難發現中國自主品牌十分強勢。
根據億歐汽車&億歐數據統計,2022年1-9月,比亞迪、特斯拉、廣汽乘用車分別以102.2萬輛、32萬輛、15.2萬輛的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位居廠商銷量排行前三,小鵬緊隨其后,蔚小理和合眾、零跑等造車新勢力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也均在前列。
在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前十的汽車廠商中,除特斯拉一家外企之外,其余均為自主品牌。
除比亞迪、特斯拉、廣汽外,第二梯隊的合眾、吉利、理想、蔚來、長城、零跑等企業的銷量均在7—10萬輛左右的水平。
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企業能夠擠進市場頭部,也證明消費者對于智能電動汽車(SEV)的認可度。
同在榜上的吉利、長城、廣汽等傳統車企,近年來的智能電動轉型已取得一定成效。
至于比亞迪,作為第一家宣布正式停產燃油車、專注新能源的傳統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的破釜沉舟也得到了市場回應,其9月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達16.6萬輛。
就具體車型來看,2022年1-9月智能電動汽車(SEV)車型銷量TOP10,比亞迪宋以26萬輛的累計銷量,奪得智能電動汽車(SEV)車型銷量桂冠。比亞迪旗下宋、秦、漢、元、海豚、唐均占有一席之位。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特斯拉Model Y等車型,比亞迪宋、秦家族車型售價較低。不過,比亞迪漢家族成交均價已超25萬元,比亞迪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已有成效。
特斯拉Model Y、Model 3分別以22萬輛和10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三和第七。剩余兩個席位則被理想ONE和AION Y占據。
作為理想曾經唯一的頂梁柱,為了給“新生代”理想L8讓路,理想ONE倉促成為了“犧牲品”,宣布于10月停產,突然剎車令人猝不及防。
理想L8作為ONE的繼任車型,基于理想最新第二代增程式平臺開發,針對ONE的痛點進行一定的改進。假使理想ONE和理想L8同時在售的話,理想ONE的大部分潛在用戶有可能會被理想L8吸引走,理想ONE停產似乎早已注定,這對理想ONE的銷量也帶來致命打擊。
根據億歐汽車&億歐數據統計,在9月單月的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TOP10中,并沒有理想ONE的身影,而是由比亞迪、特斯拉、埃安、哪吒四分天下。
“在電動化時代,到2030年將會出現‘有路就有埃安車’?!痹?月15日的埃安品牌煥新活動上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說道。
作為廣汽集團旗下高端智能純電動品牌,背靠廣汽,埃安發展迅速。10月20日,廣汽集團宣布,廣汽埃安完成A輪融資引戰,投后估值超千億達到1032.39億元,成國內未上市新能源車企最高估值。
2022年即將結束,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也將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各大車企也均開啟了年末沖刺。
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即日起對中國大陸地區特斯拉在售Model 3及Model Y進行售價調整。
其中Model 3后驅版本由27.99萬元降至26.59萬元,高性能版有36.79萬元降至34.99萬元。Model Y后驅版從31.69萬元降至28.89萬元,長續航版降至35.79萬元,高性能版降至39.79萬元。以降低價格的方式,來拉動需求是特斯拉的主要目的。
長城、廣汽等車企在第四季度也將有重磅新品面世,共同在年末上演一場大戲。
在此市場態勢之下,億歐智庫預測10月中國智能電動汽車(SEV)銷量將突破44萬輛,至12月份或將突破60萬大關,今年全年銷量或將突破400萬輛。
結語
智能電動汽車(SEV)是集成新能源汽車前沿科技和引導發展方向的領航員,也正在成為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引領者。
憑借自身技術積累、場景創新和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深度挖掘,自主品牌智能電動汽車(SEV)將大放異彩,打破以往合資產品的壓制,獲得更大的利潤蛋糕。
來源:第一電動網
特別聲明: 以上內容轉載自第一電動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CNEV新能源汽車網(www.jinhuijinrong.com)立場。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