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術是動力電池的第一核心技術,也是電動汽車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能否真正解決安全風險,成為車企選擇動力電池的核心考量因素。
近日,歐拉閃電貓聯合中汽研展開一系列電池安全測試,通過了20mm鋼針針刺、整包140秒火燒、整包熱失控和整包6米高空跌落四大嚴苛試驗,以及國內首次電動車高速螺旋翻滾跌落挑戰。如此彪悍的貓性能背后,是蜂巢能源強勁且安全的短刀電池。據了解,此次即將上市的閃電貓搭載了蜂巢能源容量為184Ah的L600磷酸鐵鋰短刀電芯。

而短刀電池極致安全背后,與其在材料及工藝體系、車規級制造標準、嚴苛的研發測試、系統級的安全防護等方面構建的超級安全屏障密不可分。蜂巢能源在電池生產中采用疊片技術,在解決褶皺度、變形等方面更有優勢,從而帶來更穩定的內部結構,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據悉新一代高速疊片技術已經研發成功,讓電池安全品質進一步提升。
重重考驗 只為會“芯”一擊
蜂巢能源短刀電池極致安全,還在于其在研發階段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嚴苛研發測試。
為了保證產品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在蜂巢能源無錫全球鋰電創新中心,短刀電池從研發到量產,中間需要經歷一系列復雜嚴苛的測試驗證,涉及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的研發、樣品試制、產品物理化學性能測試、電芯及電池包的電性能測試、安全性能驗證三重關鍵驗證測試環節的考驗。
電芯體系實驗室主要針對短刀電池材料展開研發。電性能實驗室則承擔了短刀電池的電性能驗證工作,如電池的容量、能量、不同荷電量下的開路電壓和脈沖充放電能力,長期循環壽命、存儲壽命、自放電等電性能,判斷設計的電池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在電芯測試區域,“高溫、低溫、高溫高濕、溫度驟變、鹽霧、水浸、振動、機械沖擊、擠壓、針刺……”短刀電池要完整經歷上述各項“酷刑”,才能最終滿足量產的條件。

此外蜂巢能源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電池安全實驗室,現有設備30余套,可以進行電池單體、模塊、BMS和電池包/系統的機械、環境和電氣的可靠性與濫用測試。
刻在DNA里的高標準
蜂巢能源在生產制造短刀電池時,嚴格按照車規級應用標準,進行規?;a。
所謂車規級,即是產品的高可靠性。而蜂巢能源的車規級主要體現在工廠的管控嚴苛程度方面。
據了解,其車規級電池工廠從電池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異物管控,到毛刺控制,從AI智能技術的應用,到先進裝配技術的應用和集成化工藝的應用,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生產出符合汽車使用的高品質電池產品。

比如,蜂巢能源廠房采用離子風+高效除塵系統+FFU高效過濾系統,并搭建行業首條NO-TOUCH無接觸磁懸浮物流系統,最大程度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異物污染,使生產環境達到萬級潔凈度標準,遠遠高于10萬級的行業整體水平。
在異物檢出環節,通過4道磁性異物吸附裝置+AI檢測來降低金屬異物量,最小金屬異物檢出粒徑75微米,銅異物檢出率100%。
在毛刺控制環節,行業內普遍采用物理模切,導致極片裁切后產生的毛刺過長,一旦毛刺受壓刺穿隔膜,就會造成短路。而蜂巢能源采用激光模切工藝+車規級管控標準,將毛刺長度控制在不超過極片表面,距離表面≥10微米(行業標準毛刺長度超過極片表面7微米),大大降低電芯熱失控風險。
協同設防 全“芯”守護出行安全
在系統層級,蜂巢能源的短刀電池還通過創新的五重安全防護系統設計,結合嚴苛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高標準的試驗驗證和云端大數據實時監控,能夠有效防止、控制和抑制熱失控,保障電池包及整車的安全性,真正做到用車無憂。
蜂巢能源短刀電池包內部采用井字形加強結構,多道橫梁縱梁布置,側/柱碰可承受超20噸壓力。

在泄壓安全方面,其預設多條精準泄壓通道,最大化泄壓流量,發生熱失控快速引導高溫高壓氣體排出,有效控制和快速抑制熱失控。
在隔熱安全方面,電池包整包集成隔熱防護,采用新型陶瓷化硅橡膠耐高溫隔熱材料,可承受1200攝氏度高溫,將熱失控控制在最小范圍。
在絕緣安全方面,蜂巢能源短刀電池包高壓電氣回路采用云母絕緣防護材料,在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不溶穿;雙重絕緣板保護避免電氣絕緣失效。
除了電池包本身的安全性能提升之外,裝車后的電池包運行安全情況也是電動車安全的重要因素。
為此,蜂巢能源與華為、清華大學、中汽研戰略合作,建立了電池智能化監控分析全球第一平臺——“蜂云平臺”。
該平臺通過“車+云”的大數據協同,蜂云電池醫生可以對電池系統進行全天候狀況監控及安全預警。在電池異常發生前,至少提前一天預警,為用戶提供檢測服務,防患于未然;提前2小時再次預警,為車內人員提供寶貴的應急逃生時間。
作為一家以創新為基因的能源互聯高科技企業,蜂巢能源始終秉承“因創新而前進”的企業精神,以創新驅動發展,持續強化在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競逐的競爭力。